大干二季度的熱潮中,“青言青語”宣講團的聲音四次激蕩在灌西的灘頭、班組、機關。灌西工會以“大課堂”為經(jīng)緯,以“小切口”為針腳,用“身邊人”的榜樣力量,講好“身邊事”的動人篇章,讓“傳承”的星火在“青年”手中迸發(fā)新輝。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思政宣講,成為激勵全體灌西人奮進的精神引擎。
“身邊人”與“身邊事”
在灌西,榜樣從不是高懸天際的璀璨星辰,而是觸手可及的溫暖燈火。那些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堅守的“身邊人”,用一樁樁樸實無華的“身邊事”,詮釋著新時代灌西人的奮斗精神,成為引領大家前行的力量。
在原鹽生產(chǎn)的灘頭,江蘇省勞動獎章獲得者祝星星就是那束最耀眼的光。破曉時分,鹽田深處那枚閃耀的軍徽,是他的獨特標志。轉業(yè)不轉志的他,將軍人嚴守紀律、雷厲風行的作風融入班組管理,將班組打造成鹽場攻堅克難的“尖刀班”。他的“鹽場精神”是苦咸熬出來的擔當,是鹵水泡出來的意志,是“忠誠如鹽、純粹若晶、奉獻似?!钡膱允兀恰澳_踏實地、精益求精、求真務實”的沉淀。
當宣講走進機關會議室,二十年如一日守護旱廁的尹加根,同樣直擊人心。“工作如同旱廁保潔,越是別人不愿去的地方,越能照見初心的純度;越是需要堅持的崗位,越能丈量生命的厚度!”他用一把鐵鍬書寫著平凡中的偉大,七千三百個日夜的48本民生臺賬,比任何宣講都更有力量——在他看來,“能讓百姓豎起大拇指,就是最高榮譽”。這正是一個勞動者對“光榮”最生動的詮釋。
這些“身邊人”的“身邊事”,讓“奮斗”二字褪去抽象的外衣,變得具體、溫暖且充滿力量。
“傳承”與“青年”
當“鹽場精神”的火炬?zhèn)鞯叫乱淮辔髑嗄晔种?,始終保持滾燙的時代溫度。以大學生為主體組建的“青言青語”宣講團,在與勞模先進們一對一的采風中,深刻領悟“勞動、奮斗、工匠”的核心內涵,將榜樣故事凝結成動人的篇章,讓榜樣力量得以更廣泛地傳播。
“一嚴、二簡、三恒”是匡洪忠獨創(chuàng)的工作法,“主纜繩輔助運行器、滑輪緊繩器、鹽池破渣器、池堰修整器”是他參與研發(fā)的創(chuàng)新成果。三十二年如一日,無論風雨如何肆虐,匡洪忠堅定的身影始終穿梭在鹽灘上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劉馨中展示了什么是責任、什么是奉獻。
章保衛(wèi)每天清晨早早來到鹽灘,列任務,巡鹽池,簡單而枯燥的工作,一干就是37年。蔣博臣在與之相處中感受到了他的“工匠精神”。在最后一次訪談中,他望著正在扒鹽的鹽池,語重心長地對蔣博臣說:“等我們這些老家伙退休了,一定會有新的娃娃接過我們的接力棒,我相信咱們公司一定會越來越好!”
936名轉崗工人“零差錯、零投訴”、326萬元復雜款項的理清、20萬元稅費節(jié)約……王妍用一串串數(shù)據(jù)講述了別紅梅用專業(yè)智慧書寫的責任答卷。然后奮斗背后的付出與堅守,是堆積如山的報表、迫在眉睫的審計、永遠在倒計時的申報期限,還有眼睛中像被揉皺的財務報表一樣縱橫交錯的紅血絲、滴藥時仰起的又清減了幾分的脖頸線條。
這些鮮活的教材、殷切的期盼,終將化作青年前進的動力,激勵著他們在傳承中創(chuàng)新,在創(chuàng)新中發(fā)展。
“大課堂”與“小切口”
灌西的發(fā)展是一本厚重的“大課堂”,海鹽產(chǎn)業(yè)的傳承創(chuàng)新、民生服務的精耕細作、一線崗位的突破進取,處處都是奮斗者的考場。而新時代的灌西人深諳“天下大事必作于細”的道理,他們在看似平凡的“小切口”里,鑿開了通往高質發(fā)展的航道。
遺憾沒怎么穿過裙子的楊中華,也爽朗的自豪“工服穿在身上就是舒服,就是自信?!泵鎸臼谟璧臉s譽,她總認為“這些都是大家的功勞,我只是做好分內事?!痹谒磥?,班組的團結向上,鹽田的穩(wěn)定產(chǎn)出,才是最珍貴的“勛章”。就是這樣簡單而樸素的堅定,讓她在“男人戰(zhàn)場”制鹽一線頑強綻放。
三個灶眼、幾張桌椅、二十余載春秋,于方寸灶臺間的林正剛,把重復的日子過成未完成的史詩。灶火日復一日舔舐鍋底,鹽霜在圍裙上結了又化。在某個清晨咬開包子時,舌尖觸到的新鮮薺菜香就是他賦予每位員工的溫度,也是他“再辛苦也要讓大伙好好吃飯”的承諾。
“做養(yǎng)殖,就得扎根池塘。水質、水溫、溶氧量,每一個數(shù)據(jù)都關系著成千上萬條魚的生死”這是他對職業(yè)的敬畏與熱愛。如何真正站在養(yǎng)殖戶的角度思考,讓催繳工作變得有溫度、有意義?我們在張大叔申請政策后的主動補繳費用和李大姐態(tài)度轉變后的主動溝通中,感受到他的擔當與創(chuàng)新。
這些發(fā)生在鹵水畔、灶臺邊、池塘口的“小故事”,恰是灌西人在時代大課堂中書寫的“大情懷”。
從制鹽的灘頭埂到生產(chǎn)班組,從機關的會議室到宵洋的物流碼頭,四次思政宣講,如同燎原之火,將灌西奮斗者的精神播撒在每一個平凡崗位。每一場宣講,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禮;每一個故事,都是一份奮進的力量。新時代的灌西人,正以此次思政宣講為契機,在“大課堂”中找準“小切口”,將“身邊人”的榜樣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,在傳承中創(chuàng)新,在奮斗中前行,共同書寫灌西發(fā)展的嶄新篇章?。铈迹?/span>